洛阳李村街道:科技赋能基层治理 精准服务惠及民生

[复制链接]
查看966 | 回复0 | 前天 16:57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  “我现在打开微信,便可以随时随地提出诉求,街道工作人员会很快与我联系,帮助解决问题,真是太方便了!”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李村街道安置小区的一位居民说。
       李村街道是2024年新成立的街道,面临拆迁安置人口多、城市管理难度大等挑战。
       据介绍,针对群众需求多元化特点,街道开发“美好李村”微信小程序,整合民生保障、矛盾调解等5大类服务功能。居民扫码提交诉求后,系统自动分流至网格员或部门限时办结,形成“收集-交办-反馈-评价”闭环。2024年以来,累计处理群众诉求550余件,满意率达98%。
       “以前跑断腿,现在动动手指就能解决问题!”安置小区居民王女士对小程序赞不绝口。李村街道同步整合“12345热线”、网络舆情等渠道,实现“多网合一、一网通办”。
        据了解,李村街道以“五基四化”建设为核心,建成覆盖全域的智慧化城市综合治理平台,接入105路前端监控设备并植入AI算法,实时识别占道经营、车辆乱停等11类城市管理问题。平台运行以来,累计自动预警隐患48起,协助公安办案11次,执法效率提升60%。
       “通过大屏可实时调度执法力量,问题发现到处置平均缩短至2小时内。”街道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。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人力成本,更推动治理从“被动响应”转向“主动预防”。
       该街道以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为枢纽,推动党建、公共服务、综治等职能下沉至10个社区网格,形成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治理网络。通过“一站受理、集成服务”模式,线上调度与线下处置无缝衔接,今年累计协调跨部门事件120余件,问题办结率提升至95%。
      “再也不用在辖区频繁奔波,在大屏前就能实时掌握各个点位的具体情况,我们可以实现执法力量的精准调配。”李村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说道。
       李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街道计划拓展平台功能,接入更多民生服务场景,进一步打通治理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辖区10万常住人口提供高效、精准的公共服务,打造全国基层智慧治理样板。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